1. 長鞭效應為何?試舉例說明之。
長鞭效應主要是由於供應鏈中的變異性所致,使製造商的供給與顧客的需求隨著供應鏈的延伸,使供需間的差異越來越大。譬如,會買光碟機的需求只有十台,而我們經銷商為了陳列或庫存需求訂了十五台,代理商那邊向製造商訂了二十台,而製造商製造了三十台。每一各階段因為許多的因素,而放大了供需間的差異,這種結果便是長鞭效應。
2. 請問電子付費系統的種類?並舉例說明之。
電子付費系統的種類主要有兩大類:一為代幣式付款系統,以虛擬的貨幣或點數取代實際的現金交易,有電子現金、電子支票、智慧卡等三種方式。目前國內最常見的例子有:1.銀行所設立的網路銀行、電子錢包。銀行在網路上建立一個網路帳號,使用者便以這個帳號進行網路上的所有交易行為,或將一定的金額設定於晶片卡中,交易時便由晶片卡扣款。2.網路遊戲公司所販售的點數卡,消費者先去買點數,再以這些點數進行交易的活動。二為信用卡式付款,透過加密的機制,使用者在網路上以信用卡進行消費行為,如許多的網路商店現在都有線上刷卡的機制。
3. 導入企業資源規劃的方式為何?這些方式有什麼優缺點。
企業資源規劃的導入方式有三種:(一)全面性導入:淘汰所有舊的系統,直接以新的ERP系統來連接全球的事業單位。優點為可以藉由這樣的改變,調整企業經營及組織結構,達到企業再造的目的。缺點是可能會造成企業內部的重大危機,及內部的反彈力量會很大。(二)漸進式導入:以循序漸進式的方式導入ERP系統,優點是導入的風險較低,內部反彈力量會較小,且導入成功的經驗還可以彼此傳承,節省重複的花費。缺點是導入的時間較長,成效不容易顯現,如果產業變遷的週期較短則不適合此種方式。(三)快速導入:快速導入的方式是採用部分迫切需要的模組,而不是整個系統一次性的導入。其優點為企業可就自己的需求,先導入適當的模組,等將來有其他需求時,再導入其他的模組,藉由分階段的實施,分散成本與風險。其缺點為容易與現有的系統產生衝突的現象,當未來再更新其他模組時,也容易因為是不同時期的產品而有不相容的情形發生。
4. 銷售鏈管理系統包含哪些子系統?
銷售鏈管理系統有以下的子系統:
1. 網際網路關係管理:包括訂單輸入與管理。
2. 銷售產品組態系統
3. 產品目錄與行銷百科全書
4. 價格引擎
5. 建議/報價產生系統
6. 退貨系統
一、市場中新的
市場中的
二、何謂電子交換系統(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
EDI是電子資料交換系統(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的簡稱,指在不同組織之間,使用一被廣泛認可的標準,將業務資料以電子的型式在不同的電腦系統之間進行傳送;從廣義的角度來看,凡是將業務文件轉換成某一特定的標準格式,以電子的型式在不同的電腦系統之間進行傳送的行為,均可視為某種程度的EDI應用。EDI最大的特色為利用電腦與通訊網路完成標準格式的資料流通,減少重複性資料人工鍵入作業。由於EDI建構法與訊息含意都具有共通的標準,買賣雙方所來往的資料便能為彼此的電腦系統所識別與處理。國內現有的主要EDI系統有:(1) 通關EDI系統、(2) 商業EDI系統、(3) 製造業EDI系統、(4) 金融EDI系統。
三、簡述電子化供應鏈的整合效益。
電子化供應鏈利用電子化技術,整合B2B商務平台與企業資訊系統,涵蓋策略規劃、需求預測、設施規劃、採購與進銷存管理等各種作業流程。電子化供應鏈的整合效益在增進企業競爭優勢、包含回應市場時間、速度、與靈活度。透過電子化供應鏈使上、中、下游能迅速的傳輸資訊,提昇生產力與滿足客戶需求。整合供應鏈與迅速調整流程作業,掌握市場動態之變化,才能使企業面對全球化多變的競爭。
四、電子化採購對於買賣雙方的優點為何?
電子化採購對買方的優點為:降低成本、更快的訂購流程、多樣化的供應商選擇、降低組織內部各自為政的採購及免除無效率的書面流程並精簡採購流程。
對賣方的優點為:拓展銷售機會,提升業績,買賣雙方系統可以直接聯繫,減少失誤並降低營運成本。
如台塑、鴻海等著名的公司都已經擁有獨立的電子採購鏈管理系統,其最重要目的即是要創造出低成本、高品質與準時交貨的優勢。整體來說其優點可分為以下四點:1.節省成本與人力資源、2.採購流程標準化、3.貨品追蹤服務、4.即時擷取重要資訊。
五、B2B的電子商務演進分為三個階段,是那三階段,分別說明之?並舉例說明。
階段一:電子資料交換(Electronic Date Exchange,EDI)
EDI是設計用來傳輸大量且高度結構化的資料,適用於點對點之間的批次傳輸。優點是減少例行交易的錯誤與縮短處理時間,缺點是使用與維護的成本高,專線與高度標準化之資料格式限制,不適合動態交易市場使用。目前最常見的應用為大型跨國企業在地區性的主機與主機之間,在一段的時間內批次的更新與傳輸資料庫的資料,作為企業內部的資料整合。
階段二:基本的電子商務(Basic E-commerce)
廠商使用自有的Web網站作為傳統實體產品的銷售管道,如Cisco,Dell,及網路泡沫化之前的各個自行架站的電子商店。該階段B2B電子商務主要是由供應商所發起,通常是一家供應商與多個購買者的形式存在。其利基在於降低人力成本、在進銷存上作有效率的管理,對客戶的服務及與供應商間的整合是獲利關鍵。
階段三:電子交易市集(E-marketplace)
此階段的參與者為買方、賣方、科技提供者,以及提供網路交易的市場經營者,如YAHOO與PCHOME的電子商城。其特色是提供買賣雙方一個公開、公平且資訊透明的虛擬交易場所,由市集的經營者做基礎建設的投資與管理,整合各種行政與行銷工作,由科技的提供者提供技術以維持與維護整各交易平台的正常運作,透過各方的參與而形成一個穩定的市集。
這三個階段之間並沒有後者取代前者的關係,而是根據行業的特性與發展而做不同的選擇與應用。例如:對資料安全性較高者,或已經有穩定合作的上下游廠商,可以選擇EDI模式;傳統的銷售通路如果已經有很好的成績,那業者是否朝電子商務發展就必須慎重考慮;產品的特性與產業成熟度,也不是每一種產品或產業都有透過網路進行交易的必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